來源:北京日報 時間:2021-11-17 14:23:08
電視劇《掃黑風暴》熱播后,有人趁“火”打劫銷售盜版大肆牟利。日前,羅某和徐某因涉嫌侵犯著作權被溫州警方抓獲,并報檢察機關批捕。
熱播劇上映后,有的人喜歡從網絡上尋找免費或低價資源,由此產生許多非法侵權行為,既嚴重侵犯了影視作品的著作權,又影響了行業的良性發展。
刑法規定,以營利為目的,侵犯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情形,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,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處或者單處罰金;違法所得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,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處罰金。最高人民檢察院、公安部《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(一)》第二十六條規定,以營利為目的,未經著作權人許可,復制發行其文字作品、音樂、電影、電視、錄像作品、計算機軟件及其他作品,或者出版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,或者未經錄音、錄像制作者許可,復制發行其制作的錄音、錄像,或者制作、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術作品,涉嫌相應情形的,應予立案追訴。
現實中,有熱度的影視劇作品常常存在片源流失的問題。在互聯網的環境下,盜版視頻往往會迅速傳播。杜絕盜版傳播行為需要加強對知識產權保護的宣傳,提升公眾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,強化公眾的自我約束。同時,更要疏堵結合協力斬斷傳播鏈條,持續加強著作權行政執法力度,堅持適度從嚴的司法政策,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有效杜絕和防范。
當前,盜版的傳播形式主要是從社交網絡上尋找購買者,然后再由網盤交付盜版視頻。斬斷傳播鏈條,一方面需要緊盯社交網絡的傳播主體,嚴厲打擊違法傳播者;另一方面,需要緊盯網盤傳播途徑,聯合網盤運營商常態化進行審查及防范,建立傳播鏈條的跟蹤搜索機制,追根溯源,適時警告傳播鏈條中參與下載的用戶。
打擊盜版資源是一項系統性工程,盜版產業鏈上下游參與者都應受到法律制裁。作品的收益體現了社會大眾對作品的肯定,是影視劇工作者創作好作品的動力和物質保障。優質內容能獲得相應回報激勵,市場才會更趨向良性循環。盜版傳播行為猖獗,創新的源動力就會越來越小,必然對文化藝術的繁榮造成傷害。因此必須依法保護知識產權,堅決杜絕盜版傳播行為,為高質量的文藝作品保駕護航。
(作者 陳兵單位:北京市密云區人民檢察院)
(原標題:法眼快評疏堵結合協力斬斷 熱播劇盜版傳播鏈)
《掃黑風暴》熱播 有人趁“火”打劫銷售盜版牟利 盜版問題何解?
交友軟件上結識變態、“附近的人”引來不良人!未成年人保護兩個“按鈕”必不可少
實名認證游戲賬號向未成年人出租 斬斷游戲租號背后的百萬“生意經”